時間不斷流逝,城市跟得上蛻變腳步嗎?
- USR計畫 中原
- 2022年11月10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2022年11月18日
109.03.16 巷仔46活化設計
中壢車站前繁忙的交通人行,民生路上拐個彎走進一處神密的巷弄內,彷彿來到另一個世界般,眼前是一座富有著歷史痕跡的老宅院。
隱身在巷弄的一座連棟六戶老屋,守護著超過一甲子的歷史記憶;居住在內的陳家四代人就見證了中壢這些年的繁榮與蕭條。在民國40~50年代時,陳家六房共同居住在這座大宅院,那個年代這棟三樓宅厝是街區中高聳的建築;但隨著經濟重心的轉移造成的人口外移,陳家兄弟們於民國83年完全遷出,自那時起老屋閒置超過20年,周圍的建築配合都市的道路漸漸變成店面樓房,而這棟宅第就像自那刻起按下了暫停鍵,水井、廚房、櫥櫃等,內部的空間還保有當時生活的模樣,如今默默地佇立在街區中央。

直到民國107年,陳家第四代陳俊有先生開始號召對社區再造、地方創生有興趣的志工朋友一起整理並活化老屋,並利用自身專長建立粉絲專頁【 巷仔46文化共享空間 】初步的整理宅院資料,也開始蒐集大家在中壢的故事,今年度起結合中原大學設計學院USR計畫,成為大中壢在地社區串聯的重要據點。

陳先生對於空間有很多想像與計畫,雖然目前僅有初步的整理,但無私的他將巷仔46文化共享空間做為社區營造、社區電影院播放的空間及文史的研究基地,希望未來可以串連起中壢老街區各個文化據點,創造出街區博物館。
中壢老城區的下一步,曾經番薯市街的喧囂,該如何透過據點的擾動重新恢復在地的繁華,都是艱鉅的挑戰。
Comentários